抢占“修复经济”制高点?“光电热”到“修复刚需”赛道逻辑生变|2025年医美术后护理报告

关键字

语析信息

重量

数量
-
+

库存剩余

零售价格

价格

隐藏域元素占位

  • 详情概述
    • 商品名称: 抢占“修复经济”制高点?“光电热”到“修复刚需”赛道逻辑生变|2025年医美术后护理报告

    “轻医美市场破千亿 术后护理构筑 第二增长曲线”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消费者医美美学和自我认同观念的提升,近年来医美特别是轻医美一路高歌,迅速成为热点风向标。而医美的主要逻辑讲究“先破后立”,即大部分医美项目利用热效应、光化效应等刺激肌肤,会直接短暂破坏皮肤屏障,并引发干燥、泛红等肌肤问题。此时的肌肤防护盾受损,专业的术后肌肤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强化项目效果,还可以重塑肌肤砖墙结构,有效缓解红肿、刺痛等“术后并发症”

     

    因此,在医美热度持续升温的大环境下,医美术后护理市场顺应时代趋势,抓住红利,正在跑出加速度。除了熟悉的敷尔佳、可复美品牌身影外,倩碧、夸迪、上美股份等品牌或企业也瞄准医美术后市场空白,争相抢滩打造术后护理产品金字塔,全力抓住医美术后护肤赛道的蓝海风口与新机遇。

     

    可见,在行业洗牌加速的大环境下,医美术后护理市场仍有客观的增量趋势。为深度解构这片高价值蓝海的演进逻辑,语析咨询历时6个月构建多维研究模型,正式发布《2025年医美术后护肤(加乘效用·提升功效)市场消费趋势洞察》。报告创新性采用“医疗器械+功效护肤”双重视角,通过聚类分析锁定核心客群,基于定量问卷与定性访谈的交叉验证,全面揭示医美术后护理市场动态的深层逻辑,挖掘市场的消费重心,为控局者和入局者提供新灵感与新启蒙,进一步做大医美术后这块“大蛋糕”。

     

     

    市场格局演进:

    从渠道裂变到成分升级的黄金赛道

     

    市场共生逻辑:千亿轻医美催生黄金赛道

    医美术后护理是在医美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其发展势必与医美市场相辅相成。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调研,2022年至2027年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5.2%,其中非手术类医美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突破2046亿元

     

    整个医美经济释放出积极信号,向好趋势强劲,功效型护肤医用敷料市场也顺势捕捉红利,实现有效增长,预计2022年至2027年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38.8%和23.1%。可以预见,未来在消费分级、分龄抗衰、医美觉醒等多重因素的加持下,医美市场还将持续迸发强劲的市场发展潜力,为医美术后护理发展注入源动力。

     

     

    渠道博弈论:内容电商重塑增长极

    据用户说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医用敷料在淘系+抖音平台GMV达24.52亿元。从横向对比来看,淘系平台贡献出22.02亿元,以绝对份额占据医用敷料第一销售平台,抖音平台贡献份额则远低于淘系,仅为2.5亿元。从纵向对比来看,淘系虽占绝对体量,但销额同比却有所下滑,而站在增长风口位置上的抖音,医用敷料销额从2023年的2000万增长至2024年的2.5亿元,暴增1162.3%,增速领跑大盘。

     

     

    不难看出,在医用敷料领域淘系已迈向存量时代,体量大且规模趋于稳定,但不得不接受低增长的现实。而抖音则处于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在“货架”+“内容”的双轮驱动下,医用敷料市场快速起量,实现突围增长。现阶段形成了“存量守城”与“增量破局”的鲜明对照:未来淘系一家独大的格局或将逐步削弱,抖音入场有望展开新角逐

     

    线下价值重估:医美场景的渗透率密码

    在体验为王的时代,线下渠道价值不容小觑。目前来看,医用敷料线下渠道可分为分级管理经销商分销联盟系统平台经销商以及实体渠道经销商三大类,其中分级管理经销商主要面向医美院线渠道,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医美院线机构消费者本有明确的护肤需求,专业医美术后护肤产品可以精准满足特定需求,最快打开消费人群突破口,实现需求变现路径。

     

    目前绝大部分医用敷料品牌已围攻线下,激活下沉市场。以敷尔佳为例,2023年品牌医用敷料线下销额高达10亿元占总营收比52.23%,已成为品牌营收主战场。

     

     

    对于医美术后护理赛道来说,线下零售模式不仅可以拉动整体业绩回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线下体验反哺线上的变现路径。“专业场景+即时需求”的耦合效应,正在催生医美机构药房专业店三线并进的渠道矩阵,搭建多维的消费场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成分军备竞赛:重组胶原蛋白的专利突围

    用户说发现,重组胶原蛋白在功效性护肤、专业皮肤护理、医用敷料护肤市场规模中皆为复合年增长率最高的成分,其中2022年至2027年间功效性护肤市场中重组胶原蛋白的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55%,展现出超高景气度。实际上,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凭借高生物相容性、排异反应低等特性,以及技术、政策、市场的助推,现已被应用于涵盖医美、下游美妆护肤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内外企业争相涉足与攻克的赛道。

     

     

    目前重组胶原蛋白行业内,以巨子生物、聚源生物为首的龙头企业仍在不断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引领行业发展走向,其中巨子生物于去年获得Ⅳ型、XVII型等多型别胶原蛋白发明专利证书,再一次以技术研发实力攻破重组胶原蛋白的空白地带。而珀莱雅、上美股份、丸美生物等入局者也积极布局重组胶原蛋白以获取更多突围机会。除此以外,还有多款重组胶原蛋白产品亟待面世,比如丸美生物想在2026年推出包括医美重组胶原蛋白水光针在内的三类医疗器械福瑞达即将推出的重组胶原蛋白冻干纤维等。未来重组胶原蛋白作为革新先锋有望持续放量,引领医美术后护肤的大方向,催生新机遇。

     

     

    品牌竞争图谱:

    技术壁垒与市场渗透的双重较量

    根据用户说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市场规模达566亿,其中市场规模前五和前十的品牌市占率约为45%47%,其中国货占比高达80%60%。不难看出,国货品牌已顺利拿下专业皮肤护理市场“半壁江山”, 有望搭建以国货为主导的专业护肤新景图。

     

     

    这种结构性转变源于三大驱动力:第一,医疗器械级生产体系认证完成度领先国际品牌;第二,院线渠道渗透率更高;第三,原料端突破使成本优势达跨国企业的1/3。目前医美术后品牌主要分为医用敷料品牌功效型护肤品牌国外皮肤学背景品牌三大矩阵,接下来,用户说将重点剖析其中两大核心品牌。

     

    医用敷料突围战:芙清的技术破局路径

    医用敷料主要指用于修复术后受损皮肤的重要产品,其主要成分包括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等明星成分,不同于一般的普通面膜,医用敷料有严格的生产环境和质量控制,且需获得国家二类医疗器械认证,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目前市面上的头部医用敷料品牌包括敷尔佳可复美绽妍芙清等品牌。其中2024年芙清全网声量高达69.5万,高位领先一众医美术后护理高关联品牌,有望挤入以敷尔佳、可复美为首的第一梯队。

     

     

    芙清作为院线品牌,成立初衷是为医院皮肤科医生提供痤疮、皮炎、湿疹等皮肤疾病的辅助治疗产品,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安全的护肤解决方案。目前品牌已涵盖械品、妆品等系列产品。据用户说数据监测,2024年芙清淘系+抖音医用敷料类目GMV超1.88亿元

     

     

    其中械品系列产品包含白膜医用敷料、医用祛痘凝胶、透明质酸钠护理贴等多个爆品,其中当家明星产品芙清白膜医用敷料于2024年迎来升级,第二代芙清白膜搭载专利成分【抗菌十三肽】以及6:4黄金配比【三相透明质酸】复合敷料促进皮肤屏障恢复并改善急性炎症反应,实现深层抑制炎症,调节菌群平衡,预防色沉,最大限度促进创面愈合。

     

    透明质酸复兴:润百颜的原料霸权争夺

    医美术后功效型护肤产品则主要针对术后皮肤的保湿、舒缓、抗炎等修复需求,帮助加速愈合和减少术后不适。目前表现较为突出的品牌包括薇诺娜溪木源润百颜等品牌。其中润百颜背靠华熙生物,以透明质酸为核心原料,开创“智慧玻尿酸”智慧护肤新方式,开发了涵盖医疗美容和功能性护肤品的多元化产品线。

     

    前文提及,重组胶原蛋白热度高涨,但事实上,透明质酸也是医美术后护肤市场的核心成分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调研预测,2027年专业皮肤护理市场中透明质酸的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大关,超越重组胶原蛋白成为专业皮肤护理市场的第一大成分。当行业聚焦重组胶原蛋白时,透明质酸正以更稳健的态势重掌话语权。

     

     

    而润百颜作为透明质酸次抛精华先锋品牌,手握INFIHA™专利技术,目前已以透明质酸作为主核布局出医美+功能性护肤双赛道,搭建出以精华、面膜、水乳为中心的产品矩阵。未来润百颜有望乘借透明质酸高发展这股东风继续攀升,实现破局增长。

     

    需求跃迁:

    光电革命催生术后护理新范式

     

    技术迭代驱动需求分层:光电项目构建术后护理新标尺

    医美消费市场正经历从“泛医美化”向“精准化”的深度演变。数据显示,光电类项目以182万的关联护理需求声量稳居术后护理需求榜首。光子嫩肤以57万声量领跑的背后,折射出消费者对“轻创高效”的极致追求。值得注意的是,皮秒激光1360万互动量的爆发式增长,揭示了“即刻效果可视化”正在重塑消费决策链。

     

     

    黄金微针的崛起:破局性技术催生蓝海市场

    在光电项目内部,技术代际更替正加速护理需求分化。黄金微针81.6%的声量增长皮秒167.3%的互动增幅,共同指向微创领域的价值裂变。以黄金微针为例,其微通道技术导致术后72小时经皮失水率(TEWL)较传统项目提升38%,直接刺激屏障修复类产品需求激增,这催生了"项目-护理"捆绑销售新模式。

     

    品牌声量迁移暗战:流量重构下的攻守博弈

    品牌声量榜揭示出三大竞争态势:第一,医用敷料头部品牌进入存量博弈期,芙清同比下滑14%反映市场教育红利边际递减;第二,国际药妆加速渗透,理肤泉凭借“术后特护霜”实现声量同比增长35%;第三,新锐品牌奇袭破局,谷雨836%的同比增幅印证抖音生态的流量重构力量。值得关注的是,TOP10品牌中械字号产品声量贡献率达78%,但妆字号产品增速(+63%)远超行业均值,预示"轻医疗化"产品正在突破场景限制。

     

    产业演进方向:

    从产品竞争到生态构建的升维战

    医美术后护理的本质,是医美效果放大器与风险缓释器。在行业从“流量红利”转向“技术红利”的当下,“成分创新×精准触达×场景嵌入”将成为破局关键。无论是国货品牌的技术突围,还是国际巨头的生态卡位,唯有深度解构“破而后立”的消费哲学,方能在千亿蓝海中建立持久竞争力。

     

    趋势解构一:妆械融合催生第三代功效标准

    “妆械一体”的本质是医疗技术向消费场景的价值外溢,妆械协同和妆械互补加速增长,械字号基础功能(抗炎修复)+妆字号进阶功效(抗衰美白)的组合产品有望突出重围,这种融合趋势正重构行业标准——通过医疗器械级生产体系(十万级洁净车间)保障安全性,叠加化妆品级功效宣称(国家药监局特证)实现效果可视化,形成“医疗背书+消费体验”的双重护城河。修丽可、华熙生物、绽媄娅、玉泽纷纷切入赛道,为用户带来更科学和高效的解决方案的同时也将输出更立体的功效标准构建信任体系。

     

    趋势解构二:全周期护理的时空维度革命

    领先品牌正将术后护理拆解为7大时序节点与4大空间维度:

    从时序轴切入:术前72小时(屏障储备期)→术中即刻(创面处理期)→术后24小时(急性反应期)→术后3天(修复黄金期)→术后7天(效果巩固期)→术后28天(效果维持期)→长周期(抗衰预防期)

    从空间轴丰富:表皮层(物理屏障修复)→真皮层(胶原再生刺激)→微生态(菌群平衡调控)→细胞级(炎症因子抑制)

     

    本报告由语析咨询历时6个月完成,涵盖:

    消费市场解码:绘制6500+消费者术后护理行为图谱

    产品创新图谱:拆解149个爆品技术路径

    品牌竞争沙盘:建立本土vs国际品牌技术代差模型

    未来场景推演:预判妆械协同、智能监测等5大演进方向

     

    在生物材料工程与皮肤微生态研究的双重突破下,医美术后护理市场正从配套产业进化为独立价值单元。对于决策者而言,这不仅是产品创新的竞技场,更是重构医美服务价值链的战略契机。当行业步入“疗效承诺2.0”时代,谁掌握术后护理的技术话语权,谁就能在万亿级颜值经济中占据制高点。获取完整战略决策蓝本,成为用户说企业会员。

复盘报告 品类报告 专题报告 品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