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亿营收vs分红90%:云南白药的高分红刺痛了谁?
发布时间:
2025-08-12

“云南白药重构 美妆毛利率公式?”
近年来,传统药企跨界美妆日化行业已成趋势,云南白药、片仔癀、马应龙等企业纷纷推出面膜、精华等护肤产品,甚至涉足彩妆领域。这一战略转型背后,既反映了药企在集采常态化下面临的增长焦虑,也体现了其对“药妆同源”市场机遇的把握。作为中药企业跨界日化的标杆,云南白药2024年财报的披露备受市场关注。3月31日,这家百年药企交出了最新成绩单。
营收首破400亿
养元青同增超30%
作为一家药企跨界美妆日化等领域多元布局的老牌企业,云南白药近些年的业务结构显然正在持续优化,使其实现了传统主营业务的稳健发展与新兴业务的快速增长,在持续动荡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完成多项指标突破。
财务数据显示,云南白药2024年营业收入首破400亿元大关;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5.23亿元,同比增长20.18%;经营现金流净额为42.97亿元,22.68%的同比增速创近3年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白药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全年累计分红42.79亿元,占净利润的90.09%。
从细分数据看,报告期内,云南白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26%和1.98%,存货周转天数持续优化,由2023年的90天下降至2024年的79天,运营效率显著提升;2024年末资产负债率26.55%,货币资金余额108.88亿元。
从营收结构看,云南白药主营业务划分为工业销售(药品、日化产品等自制产品)和商业销售两部分,工业销售又细分为药品事业部、健康事业部以及中药事业部三部分。其中前两者是公司工业销售板块的主要营收及利润来源,商业销售则由省医药子公司负责。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云南省医药公司为公司四大事业群。
2024年全年,药品事业群主营业务收入69.24亿元,同比增长11.8%,单品销售过亿产品达10个。传统中药如气雾剂、胶囊、创可贴等“拳头”产品表现亮眼,其中气雾剂销售收入突破21亿元,同比增长超26%。
中药资源事业群在报告期内实现对外收入17.51亿元,同口径下同比增长约3.13%;省医药公司稳固了营收基本盘,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6.07亿元,同比增长0.48%。覆盖医疗器械事业部、滋补保健品事业部两大领域的新兴事业部增长最为迅猛,合计营收超5亿,分别同比增长61%、101%。
健康品事业群则以牙膏品类为业务核心,扩充口腔护理、防脱洗护等领域,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5.26亿元,同比增长1.6%,相较于2023年6.5%的增速已有放缓;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增长8.36%。据尼尔森零售研究数据,2024年云南白药牙膏稳居国内全渠道市场份额第一。防脱洗护领域,养元青洗护产品实现销售收入4.22亿元,同比增长30.3%,并在2024年“618”“双十一”期间蝉联天猫国货防脱洗发水品牌第一名。
用户说检测数据显示,2024年京东、淘天、抖音三大主流电商平台防脱护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5亿+,宝洁、联合利华、欧莱雅等头部外资玩家牢牢固守中国市场,而中国品牌想要入场,“中国成分”成为防脱新格局下最好的制胜法宝。
据了解,养元青以“医药科技+植物组方”双核驱动,通过打造差异化产品功效,切入防脱赛道,以独树一帜的防脱科技在市场夺得一席之地。养元青依托云南白药百年中药研究积淀,突破传统防脱成分的局限,独创“天然植物组方”技术,精选侧柏叶、鳢肠、三七根等六种高原药用植物提取物,通过专利技术提取高浓度植物黄酮,精准抑制导致脂溢性脱发的关键因子DHT(双氢睾酮)活性。
同时,其“一洗一育”科学体系(控油防脱洗发水+防脱育发液组合)形成防脱闭环:洗发水中的皮哨子皂苷深层清洁头皮,调节油脂分泌;育发液则利用三七根、川芎等成分,通过按摩促进吸收,激活毛囊生长因子,修复毛囊微环境。该体系已获国家防脱育发类特妆证及发明专利认证,人体功效试验显示,93.55%的受试者认可其强韧发根效果,技术壁垒坚实。
加码下沉市场
线上线下相结合
从百货公司柜台的“微笑服务”时代,到淘宝“淘品牌”的崛起,再到如今抖音“即看即买”的消费狂欢,中国美妆日化行业经历了三次深刻的渠道革命。在这个“流量重构消费”的新零售时代,品牌若不能精准把握渠道变革脉搏,即便拥有核心产品优势,也难逃市场边缘化的命运。面对核心业务增速放缓的挑战,云南白药正通过全渠道战略布局,开启新一轮增长突围。
据云南白药《2024-2028战略规划》披露,公司正在实施“渠道下沉+品类扩张”的双轮驱动战略:深耕下沉市场的同时,积极拓展漱口水、口腔喷雾等新品类,布局皮肤管理领域,打造大健康产品矩阵。这一战略的背后,是其对渠道价值重构的深刻洞察——在存量竞争时代,渠道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而在渠道布局上,云南白药展现出“全渠道、多触点”的战略思维:
一是线下深耕,通过“县域经销商联盟”计划,已实现华东、华中重点区域连锁药房的深度覆盖;二是线上突破,与阿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在抖音平台打造“药用级护理产品”专业形象;三是新兴业态,即时零售、社区团购等O2O渠道贡献新增量,创可贴、气雾剂等应急产品实现“30分钟达”服务。
这种立体化的渠道布局,既延续了云南白药在传统渠道的竞争优势,又抓住了新零售时代的流量红利。特别是在即时零售领域,通过美团、京东到家等平台,实现了“线上订单、线下履约”的高效协同。
总体而言,云南白药的渠道创新不仅体现在广度覆盖上,更在于深度运营:通过品牌小程序构建私域流量池,实现用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借助数字化工具动态监控渠道库存。这种“全渠道融合”的商业模式,正在重塑传统药企的渠道竞争力。如何进一步打通线上线下数据,实现精准营销,平衡渠道拓展与利润增长,将成为考验公司渠道战略成败的关键。
药企跨界双刃剑效应?
“医药”+逻辑亟待重构
实际上,药企跨界美妆日化早已不是新鲜事,广州药业、江中药业、片仔癀、马应龙、同仁堂、修正药业、江苏吴中、哈三联等药企均或早或晚地在拓展大健康业务之际,将业务增长曲线瞄准美妆日化赛道,部分已经成功为药企带来了业绩增长贡献。
例如,片仔癀通过“片仔癀”“皇后”“金大夫”等多个护肤、洗护品牌,在2024年H1创造了3.86亿元化妆品营收,同比增长41.26%,营收占比达6.8% ;广药集团旗下白云山品牌美妆护肤业务近三个月抖音销售额1亿+,实现环比增长34.54%,营收占比达到35.03%,与日用百货、医药保健业务“三分天下”。马应龙八宝眼霜系列、卫生湿巾系列等代表性品种畅销,带动了其大健康整体规模在2024年H1营收同比增长33.27%。
另不完全统计,仅2024年已经有不下于32家药企注册或备案了化妆品,囊括了美发护发、口腔护理、面部护理、面部清洁、手部护理等领域。其中,注册或备案呈现向美白淡斑、防脱洗护等功效性布局趋势显著。
但在“无功效不护肤”与“平替风”交织的当下,以云南白药为代表的传统药企跨界美妆日化领域,既凸显了医药基因的独特优势,也暴露出跨界的天然鸿沟。通过财报数据与市场表现的交叉分析可见,医药与美妆日化的碰撞正演绎着双刃剑效应。
医药背景构筑的信任壁垒,无疑成为药企切入如今功能性美妆日化赛道的核心资产。诸如云南白药牙膏的止血功能验证、养元青防脱专利的临床背书,本质上是将药品级研发体系转化为美妆领域的“技术信用货币”,药用成分创新积累与医药级生产标准,在抗敏修复、细胞活性等细分赛道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这种从实验室到梳妆台的研发转化链条,恰是传统美妆品牌难以复制的护城河。
然而,财报数据也揭示了跨界的结构性困境。线上渠道建设滞后与流量运营能力缺失成为首要短板,而这种渠道失衡在“全域营销”时代尤为致命。
更深层的挑战还源于产业基因的冲突。药品的严谨性与美妆的时尚感、体验感在多个维度产生碰撞:产品端,片仔癀珍珠霜与马应龙眼霜的配方同质化,暴露出药企在美妆品类创新上洞察力或研发实力不足。营销端,药企传统过于单调的理性科普类传播方式,已经难以适应消费回归理性又备受情绪价值驱动的,目标受众多元化信息接受形态时代。
品牌形象端,药企品牌在医药领域的严肃、专业形象深入人心,也容易导致药企在美妆行业用户认知破圈受阻,典型案例如片仔癀品牌医药业的发展光芒盖过了化妆品业,导致其化妆品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认知不足,面临一定程度的品牌老化危机,其抖音消费主力也由中老年群体构成,进而使得片仔癀美妆日化领域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小挑战。
而要突破这些困境,药企需重构“医药+”的跨界逻辑。财报显示,成功案例往往具备三大特征:建立独立的美妆研发体系(避免药品思维束缚)、培育数字化营销中台(破解流量运营瓶颈)、打造子品牌矩阵(区隔医药主品牌认知)。在一定程度上,云南白药在洗发护发领域的突破,正是通过养元青子品牌实现了专业医药与品牌防脱年轻化表达的平衡。
整体而言,当功效护肤进入“硬核科技”时代,医药背景企业的真正价值不在于简单移植成分,而在于构建“医学权威+消费洞察”的复合能力。只有将实验室的严谨转化为梳妆台的温度,才能让医药基因真正成为美妆赛道的竞争优势而非跨界增长包袱。
推荐阅读
护肤熊:18122409942
定制熊:18922310451
商务熊:18924070665
口碑熊:13585915164
数据熊:15901663558
广州市天河区华夏路30号2310


Sorry,当前栏目暂无内容!
您可以查看其他栏目或返回 首页
Sorry,The current column has no content!
You can view other columns or return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