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封禁麦琪啦?AOEO创始人被骗?Elf Beauty被浑水做空?|聚焦全球
发布时间:
2025-10-19

图片
1、“麦琪啦”账号遭封禁:平台迅速反应背后,直播电商监管难题待解
近日,小红书平台知名博主“麦琪啦”因直播虚假宣传保健品,引发社会轩然大波。其宣称保健品能治疗疾病甚至治愈肿瘤,严重误导消费者。对此,小红书平台迅速作出反应,停播并贴条处罚了该账号。然而,这一事件背后暴露的直播电商监管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
“麦琪啦”作为拥有14万粉丝的“千万级”带货主播,利用其精心打造的哈佛商学院背景及独立富婆形象,吸引了大量关注。然而,在直播中,她却公然违规宣传,甚至使用英文和拆分病名等方式规避审查。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严重破坏了直播电商的生态环境。
平台的迅速反应看似有力,但实则反映出监管的滞后。直播电商作为新型网络经营模式,涉及主体多、法律关系复杂,消费纠纷数量快速增长。近年来,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增幅惊人,其中“三品一械”更是舆情高发区。尽管相关部门已出台多项合规指引,但仍有不少主播和平台心存侥幸,游走在法律边缘。
“麦琪啦”事件只是冰山一角。直播平台在利益与监管之间的博弈日益加剧,部分平台采取“事后处理”应对违规行为,缺乏主动预防和监管机制。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无法有效遏制虚假宣传,反而纵容了不法行为。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难以辨别真伪,权益受损严重。
要解决这一问题,仅靠平台事后的封禁和警告远远不够。直播电商行业亟需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平台方应从源头加强内容审核,特别是涉及健康、医疗等敏感领域,要严格遵循法规,杜绝虚假宣传。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快完善法律,明确平台责任与义务,制定细化行业规范,并加大惩处力度。
此外,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在享受直播电商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要学会辨别真伪,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政府、平台和消费者三方有效联动,才能彻底遏制类似“麦琪啦”事件的发生,让直播电商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此次“麦琪啦”账号遭封禁事件,不仅是平台对违规行为的一次警示,更是对整个直播电商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构建一个公平、透明、健康的直播电商环境。
图片
1、联合利华计划投资1亿欧元增强香水研发能力
联合利华宣布将投资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65亿元)建立“联合利华香水之家”,以提高集团在数字化香水设计和创作方面的能力,并与现有合作伙伴加强合作。目前,联合利华正在全球范围内招聘专业调香师,以扩大其研发团队。
2、Galderma 支持者出售价值超百亿股份
瑞士护肤品巨头Galderma Group AG的主要股东EQT AB、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和Auba Investment Pte计划出售6.7%的股份,筹资约12.8亿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05亿元)。目前, 由于投资者需求强劲,认购量达到现有股票的数倍。此次股份出售反映了市场对高德美集团增长的信心,以及对高端护肤品类投资需求的增长。高德美集团,作为Cetaphil(丝塔芙)的母公司,在全球护肤和医美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此次交易进一步凸显了其在行业中的价值。
3、Clean Skin Club 获得3200万美元投资
Clean Skin Club,一家位于护肤与卫生交叉领域的先锋品牌,近日宣布完成了3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2亿元)的融资。该轮融资由Astō Consumer Partners领投,Amberstone Ventures跟投。资金将用于推动品牌零售扩张、新产品开发及人才投资。
自2019年推出旗舰产品Clean Towel XL以来,Clean Skin Club实现了150%的年增长率。Clean Towel XL是一款经皮肤科医生批准的一次性使用、100% USDA生物基面部毛巾,以其改善皮肤健康而受到市场青睐。Clean Skin Club计划在2025年前与Target建立独家零售关系,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影响力。今年9月,Clean Skin Club 已进入Target 商店,首次亮相实体零售店。
图片
1、北京市发布化妆品备案问答
北京市化妆品审评检查中心近日发布了普通化妆品备案常见问题的一问一答(第三十九期),旨在指导化妆品备案人和注册人更好地理解化妆品防腐挑战测试。备案人可依据实际需求选择行业或国际标准进行测试,如ISO 11930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中和剂的使用是测试中的关键环节,它能够消除化妆品中抑菌成分对微生物测试结果的干扰,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备案人应根据产品配方选择合适的中和剂,并在必要时调整用量,以不超过100倍稀释为原则。此次发布的问答进一步明确了化妆品备案的技术要求,为行业提供了规范指导。
图片
1、国货美妆品牌“三式”虚假宣传被罚
国货美妆品牌“三式”因虚假宣传被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万元。该品牌在抖音店铺销售的“三式海茴香解忧美肌精华乳”宣称具有修护、抗皱、控油、舒缓等功效,但未能提供有效依据。这并非“三式”首次因虚假宣传被罚,今年3月,其关联公司杭州缇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因广告中含有虚假内容被累计罚没24万余元。杭州三式化妆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打造东方现代美学和科学精研护肤的国货品牌。目前,涉事产品已在天猫旗舰店和抖音旗舰店下架。
2、海关海署:5批化妆品未准入境
近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4年10月全国未准入境化妆品信息,共有5批次化妆品因安全卫生项目不合格,产地均为韩国。其中包含网红平价韩妆品牌碧娥,其三款产品因不符合我国化妆品安全卫生标准而未获准入。该批次未准入境的化妆品已在口岸依法进行退运或销毁处理。
3、国家药监局通告40批次不合格化妆品
11月2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024年第52号通告,公布了40批次不符合规定的化妆品名单,其中包括CALMANY清透持妆防晒隔离乳等产品。依据《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国家药监局要求相关省份药监部门对涉事企业进行立案调查,并责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和自查整改。同时,要求各地药监部门立即停止经营这些化妆品,并依法追查产品来源,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涉嫌犯罪的将移送公安机关。
4、Elf Beauty回应被指虚报收入和库存数据
美国化妆品公司Elf Beauty近日被做空机构浑水指控虚报收入和库存数据。对此,Elf Beauty发表声明称,浑水的指控“毫无根据”,并指出浑水依赖于不完整的数据和有缺陷的假设,省略了关键背景,将猜测当作事实。Elf Beauty强调,公司在库存和收入确认方面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并在全球分销网络中定期进行实物盘点和循环盘点。此外,Elf Beauty提到,浑水的数据与尼尔森、Circana等咨询公司的数据不一致。
尽管如此,浑水创始人Carson Block表示,浑水还向Elf Beauty的供应商证实了采购量下降的情况,认为Elf Beauty的回应未能解决其发现的问题。
图片
1、益生菌护肤品牌TULA正式闭店
宝洁集团旗下高端护肤品牌TULA宣布因战略调整,于25日正式关闭天猫和抖音海外旗舰店。TULA以益生菌护肤理念著称,由胃肠病专家Dr. Roshini Raj创立于2014年,2022年被宝洁收购。品牌曾试图通过天猫国际和抖音平台进入中国市场,但运营两年多后,市场反响未达预期。目前社交媒体账号也已停止更新。
2、宝洁加倍押注抖音
宝洁近期宣布,将在抖音上加倍投入,以期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下滑趋势。宝洁高管透露,公司已调整包括潘婷洗发水品牌在内的在抖音上的营销策略和网红合作阵容。宝洁在中国投资改进了潘婷的包装,并加强了用量营销,这些措施已经带动了其线上市场份额的增长。
3、博主Rika_花花关闭百万粉丝美妆店
知名美妆博主Rika_花花近日宣布关闭其淘宝美妆店铺——小花坊美妆铺。Rika_花花自2016年起借助MCN团队力量,从长视频领域进军电商,店铺迅速积累百万粉丝。然而,自2019年起,小花坊受到品牌官方店铺和直播市场的冲击,销量和流量下滑。今年,Rika_花花意识到,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她难以通过小花坊美妆铺为粉丝带来更多优质的品牌和产品,因此决定暂时歇业。
4、YOUMAGIC®获批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威脉医疗的YOUMAGIC®高能单极射频皮肤治疗仪于11月22日获得NMPA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款设备是国内首款完成临床试验并获批的单极射频皮肤治疗仪,标志着国产医美设备在高端市场的重大突破。YOUMAGIC®主要用于面部皱纹的非侵入性治疗,以其无创、高效、个性化的治疗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选择。此次获批不仅展示了国产医美设备的技术实力,也预示着国产替代进口产品的新时代到来。
5、SkinCeuticals推出专业1:1虚拟咨询服务
欧莱雅旗下的医疗级护肤品牌SkinCeuticals最新推出1:1虚拟咨询服务。通过与Bambuser视频平台和Booxi预约安排工具的合作,用户可与持牌皮肤护理专业人士进行实时互动咨询,涵盖产品推荐、美容治疗见解等。用户通过在线问卷分享皮肤状况后,即可选择合适专家进行20分钟的咨询。
该服务不仅便利,还强调个性化体验,满足消费者对在线个性化美容解决方案的需求。SkinCeuticals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客户服务,加强品牌与消费者间的持久关系,这一举措也顺应了在线皮肤科咨询市场的增长趋势。
6、欧莱雅集团推出 Solstice 基金
欧莱雅集团近日宣布,与欧洲独立资产管理公司Chenavari Investment Managers合作,共同牵头创办Solstice脱碳债务基金。该基金的成立旨在助力供应商加快脱碳进程,特别是为中小型企业更容易获得融资支持。
通过Solstice基金,工业供应商可以获得金融解决方案,实施脱碳计划,涵盖工业流程和供应链、清洁交通领域。该基金也欢迎其他机构投资者进一步投资,共同支持其生态系统去碳化。这一举措体现了欧莱雅集团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积极行动。
7、联合利华与Nufarm战略合作
联合利华(Unilever)与全球农业创新企业Nufarm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旨在共同开发未来作物,以生产可持续的生物质油,替代美妆个护产品中的清洁成分,减少对石化成分的依赖。这项合作将开发一种全新的作物,用于生产可持续油料,这些油料将替代传统石油化工原料,成为联合利华洗涤剂和美妆个护产品中脂肪酸的核心成分。这一创新技术突破性地利用整株植物(包括叶和茎)生产生物质油,预示着未来美妆个护产品将更多依赖于植物基、可持续的原料。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联合利华实现其2039年全价值链净零排放的目标,也为美妆个护行业提供了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提升产品可持续性的新途径。
8、珀莱雅原料商珈凯生物将挂牌新三板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近日发布函件,同意上海珈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珈凯生物”)股票公开转让并挂牌,有效期为12个月。珈凯生物专注于化妆品功效原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护肤、面膜及洗护类化妆品。公司服务的客户包括华熙生物、珀莱雅、福瑞达、水羊股份、欧诗漫、相宜本草、百雀羚、林清轩、科丝美诗、巨子生物、自然堂等国内外知名化妆品品牌及集团公司。珈凯生物的挂牌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化妆品原料行业的领先地位,并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力量,推动公司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
9、Edgewell计划签订供应合同以应对关税大涨
美国个护巨头Edgewell Personal Care(以下简称Edgewell)正采取措施应对潜在的关税上涨。该公司计划与中国供应商签订为期两到三年的新合同,以锁定供应源,减少成本压力。Edgewell首席运营官Dan Sullivan表示,由于对中国化学品供应商的高度依赖,且缺乏稳定的替代来源,公司必须在特朗普可能提高关税的情况下采取行动。
目前,美国对防晒霜化学品已征收25%的关税,而特朗普曾承诺将对华商品征收高达60%的关税。Edgewell通过提高产品价格和削减成本来抵消之前的关税成本,并可能再次采取这些措施。
10、The ordinary联合创始人卸任母企
护肤品牌The Ordinary的母公司Deciem近日宣布联合创始人Nicola Kilner将于年底卸任CEO职位。Nicola Kilner将继续作为联合创始人参与公司事务,而自2022年7月起担任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的Jesper Rasmussen,将晋升为全球品牌总裁。Jesper Rasmussen曾在雅诗兰黛公司担任国际和欧洲高级副总裁九年,并在欧莱雅担任商业总监七年。此次变动是雅诗兰黛集团近期一系列高管重组的一部分。
11、韩束CTO黄虎加入珀莱雅
近日,化妆品行业迎来重大人事变动,原上美股份CTO兼全球首席科学家黄虎确认加盟珀莱雅,担任首席科学官。黄虎在化妆品行业拥有近30年的丰富经验,曾在宝洁担任首席科学家,并在上美股份期间领导了多项关键研发项目,包括全球首个备案品牌自研环肽“环六肽-9”的开发。黄虎的加入预计将为珀莱雅的全球化研发体系带来新的活力,推动公司在研发领域的进一步突破。
12、薇诺娜母公司实控人变更为郭振宇一人
薇诺娜母公司云南贝泰妮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实际控制人由郭振宇和KEVIN GUO变更为郭振宇一人。此次变动基于家族财产规划和股权管理,通过股权转让实现。KEVIN GUO将其股份转让给郭振宇后,不再持有公司股份。郭振宇将直接控制贝泰妮48.95%股份,进一步集中控制权。控股股东昆明诺娜科技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股份保持不变,不影响公司运营稳定性和管理层。郭振宇承诺不减持股份,以保护投资者利益。
13、AOEO创始人被快手网红欺诈
近日,AOEO品牌创始人尼克柏(彭柏儒Nick)公开指控拥有超八百万粉丝的快手网红殷世航涉嫌欺诈。尼克柏表示,他曾支付500万元合作费用给殷世航,以期通过合作实现账号涨粉200万的目标。然而,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双方协商退款部分费用后,殷世航却多次失联,导致尼克柏公开声讨。AOEO品牌以自然植物成分为卖点,曾在抖音电商护肤品类销售中位居榜首。此次事件再次引发公众对网红带货真实性的关注,也反映出品牌在流量焦虑下的困境。目前,该事件仍在进一步发酵中。
图片
1、高丝将携手东京电子设备有限公司亮相“CES 2025”
高丝集团与东京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将在CES 2025上展示了混合现实化妆模拟体验,该技术通过高速投影映射技术实时追踪面部动作,让用户瞬间尝试不同化妆效果。这项服务荣获CES Innovation Awards® 2025荣誉提名,并在Maison KOSÉ Ginza概念店提供体验。展览将于2025年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
推荐阅读